扫一扫关注微信公众号
2025-09-09 00:00
来源:本站
9月5日,在第十个“中华慈善日”与第七个“陕西慈善周”到来之际,铜川市慈善文化“进机关、进企业、进乡村、进社区、进家庭”(以下简称“五进”)活动暨“乡村振兴·大爱三秦”互联网公益活动启动仪式在铜川市新区秦岭社区举行。铜川职业技术学院原党委副书记、院长、市慈善暨扶贫协会会长杨建波出席,市民政局二级调研员封长潮作动员讲话,市民政局社会组织党委专职副书记马华参加启动仪式。市慈善暨扶贫协会秘书长赵巨楼主持启动仪式并宣读“乡村振兴 大爱三秦”互联网公益捐赠《倡议书》。本次活动由市民政局、市慈善暨扶贫协会联合主办,围绕“汇聚向上力量 共创美好生活”主题展开。旨在通过慈善文化传播与互联网公益活动,凝聚社会力量。
封长潮在动员讲话中指出,近年来,铜川市通过制定《鼓励支持慈善事业发展十二项措施》、创建慈善社区等举措,累计接收慈善捐赠达1.5亿元。2024年,依托“9.9公益日”等活动,成功筹集善款130.54万元,为乡村振兴提供了坚实的资金保障。他强调,一是“慈善事业是衡量社会文明进步的重要标尺。应借助‘五进’活动,使慈善理念在基层落地生根,营造‘人人可慈善、处处有温暖’的良好社会风尚。”二是“乡村振兴·大爱三秦”互联网公益活动,是顺应“数字公益”发展趋势、拓宽慈善渠道的重要尝试。期望凭借互联网的“连接”作用,打破地域局限,让更多人了解铜川乡村的实际需求,确保每一份爱心都能精准送达有需要之处。他希望有关部门、社会组织、爱心企业以及广大市民要积极投身慈善文化“五进”活动和“乡村振兴·大爱三秦”互联网公益活动,为铜川慈善事业的发展做出贡献。
马华现场解读了民政部等7部门联合印发的《慈善文化“五进”活动通知》,明确提出以机关先行、企业担当、乡村对接、社区浸润、家庭传承为路径,推动慈善文化融入社会治理各领域。
赵巨楼宣读了“乡村振兴 大爱三秦”互联网公益捐赠《倡议书》。《倡议书》倡议社会各界通过腾讯乐捐平台积极参与线上捐赠,重点支持“铜川共建幸福家园”与“老工业区慈善救助”两大项目。其中,“铜川共建幸福家园”项目聚焦困难学生助学、困境妇女关爱、残疾群体帮扶、乡村养老服务及美丽乡村建设;“老工业区慈善救助”项目针对国有企业职业病患者、困难老职工家庭及城乡困难群体提供精准援助。倡议书强调“指尖公益”的透明性与便捷性,承诺所有善款使用计划及执行情况全部按照项目预算实施,接受社会监督。《倡议书》明确了9月11日0时至11月30日0时为集中捐赠期,社会各界可通过扫描项目二维码参与。市慈善协会联合农业农村、退役军人事务、工商联等部门动员定点帮扶单位、爱心企业、村社居民及志愿者定向捐赠。
启动仪式上,与会领导向5名孤独症儿童及6名困难老人发放慰问金共计5500元,以实际行动诠释“慈善在身边”的理念。中国好人、铜川N+1爱心助学团队负责人何娟妮分享了多年来坚持助学的故事,其团队累计资助千余名困难学生完成学业,带动超万人次参与志愿服务。她呼吁:“每一份微小善意都能汇聚成光,希望更多人加入传递温暖的行列。”秦岭社区主任邢颖介绍了慈善社区建设成果,通过慈善社区形成“政府引导、社会参与、居民共享”的慈善生态。
启动仪式上,还进行了慈善文化和《慈善法》的宣传,发放了“乡村振兴 大爱三秦”互联网公益捐赠《倡议书》和《慈善法》读本。
此次活动,标志着我市以“五进”活动为抓手,从机关到家庭、从线下到线上,初步形成政府主导、协会联动、企业助力、全民参与的慈善事业新格局。随着“乡村振兴·大爱三秦”互联网慈善公益项目推进,慈善之花将在铜川大地绽放。
市委社会工作部、市农业农村局、市退役军人事务局、市文化和旅局、市工商联、市总工会、团市委、市妇联、市红十字会等市级部门负责人和新区社会事业局分管领导,市、区县公益慈善类社会组织及志愿者服务队主要负责人参加了启动仪式。